《环太平洋:雷霆再起》:将开启传奇影业“怪兽宇宙”新篇章
文/飞扬
2013年,一部《环太平洋》实现了全世界“直男们”对怪兽与机甲痴迷的梦想,电影中神秘的海洋、阴暗的环境、未知而恐怖的怪兽、冰冷却勇敢的机甲、末日危机的阴郁等元素吸引了一大批忠实的电影粉丝。这部电影几乎给商业电影创造了一种新的可能:机甲VS怪兽。时隔5年,《环太平洋:雷霆再起》定档3月23日,这部由传奇影业、环球影业和善为影业联合出品的电影续集,将延续《环太平洋》第一部的世界观和线索继续发展,并致力于完善传奇影业打造“怪兽宇宙”的巨大工程。
《环太平洋》的前世今生
《环太平洋》第一部讲述了在2025年,太平洋海底深处出现了一个平行宇宙的“虫洞”,一种未知的巨型怪兽(kaiju,源自日文“怪物”)从中蹿出攻击了人类城市,造成世界一片生灵涂炭。随着怪兽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,攻击愈发猛烈,人类实行了“猎人计划”(Jaeger Program,也有翻译为“贼鸥计划”,因为jaeger的英语释义是“贼鸥”,但电影中其实是选用德语单词释义为“猎人”)制造一些巨型机甲兵来对抗怪兽大军,而这种机甲的运作需要匹配到合适的“机甲战士”,通过连接神经来掌控。
在《环太平洋》中,墨西哥“鬼才”导演吉尔莫·德尔·托罗将影片的重心放在几位“机甲战士”的心理变化上:在无尽的战争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,他们面对亲人、朋友的相继离去,忍受独自驾驭冰冷的机甲战斗在生死线间徘徊的孤独与无助。也正是因为这一点,才使得电影中冰冷的机甲有了温度,弱小的身躯获得了勇气。
对比前作,《环太平洋:雷霆再起》采用的新剧本和故事主轴,导演斯蒂文介绍,故事发生在2035年,讲述了海底虫洞再次被打开,地球再次陷入被巨兽侵袭的危机。机甲与怪兽相互融合的设定依旧被保留了下来,但与前作不同之处在于,此作品中将会出现升级版的机甲,拥有着更优化的性能。
陀螺的灵感从何而来?
《环太平洋》第一部由吉尔莫·德尔·托罗(也即陀螺)导演,此次《环太平洋:雷霆再起》虽不是他本人亲自操刀,但由其制片并担任编剧就决定了续集将会延续前作的风格。在刚刚过去的第90届奥斯卡颁奖礼上,陀螺凭借“怪物片”《水形物语》获得了最佳导演奖,同时还拿下了最佳影片奖项。作为一个资深恐怖电影迷和推理小说迷,陀螺给电影世界带了一种只属于他的风格:迷影的、阴郁的、瑰丽的暗黑童话系。
据陀螺本人透露,《环太平洋》的灵感来源于他某次在海边散步,雾中的海洋给了他一些想象。但不可否认,《环太平洋》系列中总能找到日本动画的影子,机甲战士的经典之作当属EVA系列和高达系列,电影中关注“机甲战士”心理状态的重心同样移植于EVA。不仅如此,电影还借鉴了《进击的巨人》中的末世危机世界观,尤其是关于“高墙”的设定。除此之外,陀螺也坦言,在创作《环太平洋》中机甲形象时,深受日本绘画大师葛饰北斋和法国浪漫主义画家戈雅的影响。
”复仇流浪者“经典动作回归
对陀螺影像风格的影响,很少有人会关注到游戏制作人小岛秀夫,他因在Konami研发《合金装备》系列而名声大振,而《合金装备》中的机甲和战斗风格对也深深地吸引了陀螺。随后他们还一起合作了《寂静岭》,成了恐怖游戏的经典之作。作为一对“好基友”,小岛秀夫对陀螺的影响几乎不可忽视。
《环太平洋》开启传奇影业“怪兽宇宙”新篇章
传奇影业成立于2004年,在这14年间,它基本已经为电影世界搭建了一个“怪兽宇宙”:从最早的《史前一万年》《诸神之战》《诸神之怒》开始,就涵盖了远古怪兽和神话怪兽;随后又制作了《环太平洋》《哥斯拉》《侏罗纪世界》,同样提到远古怪兽,还开辟了全新的机甲大战外星怪兽模式;近两年的《魔兽》《长城》《金刚:骷髅岛》,打开了怪兽电影新领域;而今年的《环太平洋:雷霆再起》,以及2019年推出的《哥斯拉2:怪兽之王》和2020年的《哥斯拉大战金刚》,都在不断完善其“怪兽宇宙”的宏大世界观。
在尝试了将神话怪兽描摹复刻、将东方怪兽(哥斯拉、饕餮)纳入世界后,此次《环太平洋:雷霆再起》几乎明确了传奇影业的“雄心壮志”,《环太平洋》也将为这一宇宙开辟全新的可能,机甲的加入使得人类与这些怪兽(无论是自然的还是非自然的)有了对抗的能力。
我们可以大胆试想,如果《环太平洋》系列能够进入怪兽宇宙,“机兽融合”有可能开启全新怪兽电影的新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