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环太平洋:雷霆再起》:不只是简单的比“大”游戏
文/韩浩月
上映首日,《环太平洋:雷霆再起》票房以1.43亿取得冠军,按照这个态势,首周末的票房数字,应该会令出品方满意。《环太平洋:雷霆再起》的热映,除了该片具有不错的卖相之外,还可以观察到好莱坞商业大片在中国的市场状况,以管窥豹,颇为耐人寻味。
好莱坞大片追求新卖点
《环太平洋》的编剧特拉维斯•比彻姆,在环太平洋的加州海岸线上散步,遥望着漫无边际的大海,有了初步的故事创意:外星“先驱”通过海底虫洞,向地球释放各种巨型怪兽,人类战士身披炫酷机甲,对怪兽进行迎头痛击……有人觉得,这是《变形金刚》与《哥斯拉》的结合体。
但与《变形金刚》最大的不同在于,《环太平洋》的机甲战士,是由有血有肉的人类,在进行神经桥联结后操作的,机甲只是人类的一件“战衣”,影片弘扬的还是人类的胜利而非机甲的胜利。在科幻电影不断渲染机器人杀手和智能失控危机的时候,《环太平洋》其实是在向“以人为本”回归,强调人类在未来世界的核心作用。
从《超人》到《变形金刚》再到《环太平洋》,科幻电影在勾勒“人与机器”的结合与分离的同时,也是在讲述“人与神”的融合与割裂。如同人们对智能时代又渴望又恐惧一样,包括科学家在内,人类对于具有超强破坏性的“战争机器”也充满矛盾心理,《环太平洋》有效地解决了这个矛盾心理,这是它最大的卖点。
萝莉角色最能调动观众情绪
在《环太平洋:雷霆再起》中,卡莉·史派妮饰演的天才少女阿玛拉·娜玛尼,有着非常重要的情节推动与氛围渲染作用。卡莉·史派妮出生于1997年,今年21岁,迄今为止出演并且已公映的电影只有两部,在《环太平洋:雷霆再起》中,她塑造的角色能给人留下不错的印象,展示了不错的星途,有很大机会走《古墓丽影》中的“劳拉”路线,成为安吉丽娜·朱莉式的演员。
阿玛拉在《环太平洋:雷霆再起》中,不像是有21岁,给人的感觉,也就十四五岁的样子,可能是影片刻意对阿玛拉进行了低龄化处理,以“萝莉”形象示人,强化弱小少女与强大机甲之间的戏剧张力。这种设计,的确实现了预想的效果,阿玛拉与雅各布的组合,成为观众最期待的机甲战士,在调动观众情绪方面,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。
在影片一开始,阿玛拉驾驶自己靠偷来的零件拼装起来的小机甲,四处躲避抓捕的情形,令人忍俊不禁,如果这个细节得以铺张展开的话,会是另外一部不错的电影。正是因为“萝莉”元素与幽默细节的融入,才使得这部以打取胜、震耳欲聋的电影,拥有了柔情元素,也使得这部主要讲述正义大爱的电影,有了点小情小调。
未来《环太平洋》续拍第三部、第四部时,如果在阿玛拉身上制造更多故事,会特别吸引到一些女性观众。
并不只是简单的比“大”游戏
在《环太平洋:雷霆再起》的相关宣传中,怪兽更大,机甲战士也更大,成为被强调的关键词,就一些背景资料看,片中最高的机甲战士复仇流浪者高达81.77米,体重2004吨,而三个怪兽合体形成的最大怪兽高度128.01米,体重7864吨。影片的高潮,出现在怪兽合体的那一幕,就银幕呈现出的效果看,很是符合有观众所形容的那样,“连IMAX也装不下”。
和第一部相比,《环太平洋:雷霆再起》的怪兽与机甲升级,的确带来了视觉体验上的提升,但并不能据此认为,这个系列的电影就是简单的比“大”游戏,虽然不排除第三部电影会持续在“大”上作文章,但就目前的效果看,比“大”并不令人反感,反而会让观众有小小的期待。
这是因为,如此简单直接粗暴的设计,是对人性有迎合心理的,再确切一点,就是它填补了观众对于银幕想象的“不满足”心理。电影作为“造梦”机器,托技术不断进步的福,在画面奇观上总是能带给人新的惊奇体验,这一体验经过《阿凡达》的再次启蒙后,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。一些卖相不好的好莱坞科幻大片,恰恰是因为没能持续升华观众对奇观的需求,而开始走下坡路。《环太平洋:雷霆再起》把握住了这一点,也算是“一招鲜”了。
在这场没有尽头的比“大”游戏中,需要幕后工作者付出更多的时间、精力与心血,同时也需要导演、编剧创造更富感染力的人物与情节,来与角色的成长进行匹配,或正是在这种银幕上下共同较力的状况下,科幻电影才能迈开缓慢的前进步伐,为永远不满足的观众提供新鲜感。